有家名为X的医药公司,为了开发所在省份的市场,在当地成立了一个事业部,建事业部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把所在地市场做成企业的根据地,为了这一个项目公司高层给予了很多的关注,还邀请了一位在业界颇有“名气”的职业经理人担任事业部的总经理,一边招聘人员组建队伍、一边四处出击寻找合适的品种采购,事业部就如此热热闹闹的做了起来。
一晃半年就过去了,当公司老总看到事业部的财务报表的时,却皱起了眉头。事业部总人数五十多人,产品代理二百多个,库存为六十多万的实际数字,以及最后一栏月均亏损十万元的大字深深刺痛了老总的眼球。究其原因,就是前期公司对事业部的期望值太高,制定了一个一年达到月销售额一百万的目标,最终达到三百万的月销售额。为此,新来的事业部经理的一下子启动了招商,商业物流,终端,OTC药店四个渠道运营,希望每个渠道都可以广种广收。但现实情况并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,由于事业部原先的市场基础薄弱,新招聘进来的人员在短期内又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,摊子铺的过大反而拖累了事业部发展,最终将事业部搞得入不敷出,这位被刚聘请过来的事业部经理最后落得狼狈走人。
其实类似的案例几乎经常发生在中国的中小企业之间发生,往往都是盲目冒进的结果,不尊重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的。需要我们全面研究企业发展的脉络。
|